首页 > 娱乐资讯 >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发布时间 : 2017-02-06 19:56:42

  广西"壮族三月三"即将到来了,大家知道这个节日是怎样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壮族的歌节和情人节,具体时间并不仅仅指三月三这天,而是农历二月以后直到三月三的这段时间里,其中龙祭是不可少的活动。

  三月三到了,四方的客人来了,热情的壮家人早就备好花米饭、花鸡蛋、米酒,摆上竹竿、敲起竹竿并邀请客人一起跳竹竿舞,端上米酒唱起迎宾曲来迎接四方的“贝侬”——壮家人的亲人、朋友。

  壮族的三月三除了有背彩蛋,有花米饭饭以外,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抢花炮”,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壮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然后置于送炮器上。

  送炮器即铁炮,内装火药,然放后即把花炮冲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时参加者均可奋勇争夺。

  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现为六角柱形,六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三层,底层为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上桂花边;中层较细,携有各类形态的大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

  "抢花炮"始于闽粤商人到此经商,由于信奉"妈祖",兴建庙宇祭祀。

  在"妈祖"生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大型庙会祭祀活动时举行的。

  "抢花炮"运动,每年庙会燃放三枝花炮。

  第一炮:命名为"发财炮",意示抢得第一炮,得炮者当年财运来到,生意一定兴隆,红火。

  第二炮:命名为"添丁炮",意示抢得第二炮,得炮者爱人当年定能怀上男孩。

  为你添丁,延续香火。

  第三炮:命名为"如意炮",意示抢得第三炮,得炮者当年生意、生产、生活各方面顺顺当当、天随人愿、万事如意。

  在神权统治时代,由于人们的思想素停留在历史局限,封建意识浓厚,所以"抢花炮"得到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

  因此规模、场面逐年增大,非常热闹。

  加上三枝花炮吉祥物,都是经过庙宇杀猪宰羊供奉过,更相信他的灵验。

  此种思想意识一直延袭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末。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适应的传播,普及除旧立新、破除迷信,这种封建意识才逐渐淡化。

  六十年代,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民族花炮节被定性为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锢后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炮节得以恢复,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传播,"抢花炮"活动被确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竞技性、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抢花炮"项目已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八届,已在全国得到普及及推广。

  "抢花炮"这一体育运动项目将会随着时代进步、发展得到升华。

  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地阐释。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人士,如女巫、神汉等宴请鬼神的日子。在这一天通灵人士常聚在一起欢庆,并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

  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

  ”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

  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

  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

  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

  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

  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

  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

  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

  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

  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

  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

  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

  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

  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

  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

  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

  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

  舞者多为双数。

  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

  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

  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

  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

  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

  女方若有意就答应。

  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

  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

  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

  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

  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

  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

  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

  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

  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

  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关闭